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体育 > 正文

    山西面的做法(山西面的做法视频教程)

    • 体育
    • 2023-03-15 13:19:10
    • 301
    摘要: 山西面食做法大全 山西面食包括:刀削面、剪刀面、包皮面、莜面饺子、拉片、挑尖、猫耳朵、乐和、塔玛勒、小梅花、油饼、铁锅焖面。1....

    山西面食做法大全

    山西面食包括:刀削面、剪刀面、包皮面、莜面饺子、拉片、挑尖、猫耳朵、乐和、塔玛勒、小梅花、油饼、铁锅焖面。

    1.刀削面:

    山西刀削面的吃法很多,调料也很多,有番茄酱,炸肉酱,羊肉汤,金针菇,木耳,鸡蛋等等。

    2.剪刀脸:

    剪刀,又称切鱼子酱,以用剪刀做面条而闻名。

    3.包皮表面:

    山西包皮面也叫夹心面。

    4、莜面饺子:

    燕麦粉是由裸燕麦制成的面粉,是燕麦的一种。

    5、拆模:

    面条又称捏疙瘩,是晋中至明代的一种家常面条,也是山西面食中最简单的做法。

    6.挑选小费:

    挑尖,也叫钓,是“八大姑”的演变,做法和“八大姑”大致相同。

    7.猫耳朵:

    将和好的面条拉成小球,放在面板上,用手指向前压,形成小猫耳朵。

    8.乐和:

    乐和,古称“贺楼”,有一种专门压乐和的工具,叫做“乐和床”。小的不到两尺,大的能跨铁锅。

    9.邦邦:

    莱拉,又名沃沃莜面,是陕西高寒地区著名的传统面食。

    10.花是小李子:

    百花稍梅实际上是山西省的蒸饺,因其顶部蓬松的花朵状而得名。

    11.油饼:

    山西油饼又名炸糕、年糕、枣糕,是山西、陕西、甘肃、宁夏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小吃之一。

    12.铁锅焖面:

    铁锅烩面是山西、内蒙古等地传统面食的创新产品,其加工工艺是炖。

    山西面食100种做法

    莜面栲栳栳

    莜面栲栳栳想必很多人都有听过,应该算是山西面食中比较知名的一种面食了,有“牢靠”“和睦”的美好意义。

   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是用莜面制作的。莜面中加少许白面(也有不加白面的)混合,然后分次倒入开水成大面絮状,趁热揉成面团,然后分成小剂子,搓开做好栲栳栳的样子,上锅蒸10-20分钟。吃的时候淋上汤汁,或者蘸着吃。

    莜面鱼鱼

    莜面鱼鱼,是将莜面与开水按照1:1的比例和成面团,取一小块面团用手搓成两头尖中间圆的鱼儿状,然后放在搓板上,用面铲轻轻一推,就做成了莜面鱼鱼。

    莜面鱼鱼可以蒸好后拌着吃,也可以煮着吃。

    猫耳朵

    猫耳朵也有人称之为麻食,和好的面,用擀面杖擀成大面块,切成小方块,然后取一小方块放在搓板上用大拇指一搓,就成了猫耳朵的样子。

    猫耳朵煮5分钟左右就熟了,可以直接煮汤里,也可以煮好后拌着吃。

    剔尖面

    面加水和成比较稀一些的面团,醒面1小时左右。锅里烧开水,把面放在剔面板上,用剔面棍把面拔入开水锅中,煮2-3分钟捞出,淋上浇头即可。

    抿尖

    抿尖,一般用白面+豆面和面,和成的面团是比较稀稠状的;然后锅里烧开水,借助抿尖工具(抿尖床,上面有很多圆形小孔),用抿推把面从小孔中推入锅里,筛出来的面是呈一段段扭曲的小节,直接在水中煮3-5分钟就熟了。捞出淋上自己喜欢的浇头即可,口感软软的,很好消化。

    擦尖

    擦尖跟抿尖有些类似,不过用的工具不同,擦尖用的工具是擦床,和的面团比抿尖干爽,它是直接将面团放在擦面板上擦面。擦好的面落入锅中,煮几分钟捞出,淋上浇头即可食用。

    炒不烂子

    不烂子,所用的工具也是“擦床”,只不过它擦的是土豆,将土豆擦成短薄片状,然后撒上面粉拌均匀,再将沾了面粉的土豆片放入蒸笼中蒸5-6分钟后取出摊凉。最后与其他配菜一起炒好就可以了。

    揪片

    揪片是将面和好后,擀开成大面片,再切成长条状,然后拿起长面片两端拉长后开始揪面,揪成自己喜欢的大小,入锅中煮熟捞出,淋上浇头吃;也可以直接像煮面条一样煮在汤里吃。

    刀削面

    锅里烧开水,或者肉汤;取出和好的面团,用刀削成长条状直接入锅,煮熟即可。

    碗托

    碗托是山西吕梁的传统小吃,一般是用荞面和白面1:1混合,加入盐、十三香和水拌成有一定粘稠度的面糊,在碟子里抹上油,然后把面糊装进去,上锅蒸个7-8分钟左右;取出晾晾脱碗。

    然后拌上自己喜欢的调料就可以开吃啦~

    ▲上图为拌好的碗托

    这么多有特色的山西面食,在其他城市很少见,因而也不被大众所知。

    有人说:山西面食无法像重庆小面、兰州拉面一样开遍全国各地,是因为山西人的面食格外的讲究,做法讲究(不同的面用不同的工具),面食的粗粮产地讲究,面的软硬程度讲究,因而它不容易被复制,才只能在当地开花。

    面食在山西有多少种做法

    山西面食做法:

    1、肉饼:将面团和好。肉洗净剁成肉末。葱姜洗净切末,将剁好的肉末放在容器里,磕入一个鸡蛋,放入色拉油,酱油,料酒,盐,香油,搅拌至有筋道。将面团擀成面皮。把馅儿均匀的铺在面皮上。然后折叠,锅里放油,等油热了,把折好的饼放进去,用小火煎炸至饼熟。

    2、窝窝头:将玉米面、黄豆面、白糖、糖桂花放入盆中,酵母用清水搅拌均匀,倒入到面粉中和好,把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,搓成长条,用刀切成一样的面块,拿一块用一只手的手心和另一只手的手指整形成小窝头的样子。用手指把窝头底部顶出一个小窝,蒸锅加入水,放上小窝窝头,大火烧开后转中火蒸15分钟左右即可。

    3、荞麦馒头:将荞麦面粉放入盆中,放入酵母水揉成面团,发酵至两倍大,将面切成一个个差不多大小的剂子,圆成圆形,放入锅中蒸10分钟即可。

    山西凉面做法步骤

    1、取适量面粉,加入一点盐,用凉水和面,活到三光(盆光,面光,手光)时,用布盖上面让它饧一会儿。这时准备其它的料。

    2、土豆一个,去皮插丝,红萝卜半个插丝,青椒一个切丝,分别入开水中焯熟,捞出过凉水备用。

    3、取几瓣大蒜,用刀拍碎,放置几分钟让它与空气充分结合,再用擀面杖将它捣碎,加入一点凉开水,放置备用。

    4、取适量的芝麻酱,用温水将它懈开,里面再加入适量的盐,香油,生抽,老抽,老陈醋,鸡精,放置备用。忘记了给芝麻酱照相。

    5、将活好的面用擀面杖擀到你觉得合适的程度,切条,(不要太薄了)入开水中煮熟,捞出,过两三遍凉水,最好是纯净水,这样没有病菌的哦。

    6、自制的辣椒酱。

    7、取一个金梨汁的空瓶,放入花椒,大料,小茴香,香叶,充入开水泡制。此水平时炒菜时也可以用的。

    8、盘中加入凉好的面条,上面放上制作的三丝,舀一勺大蒜水,一勺调好的芝麻酱,半勺辣椒酱,再倒入适量的调料水,搅拌均匀即可开吃了。

    山西面食的做法

    引导语:山西面食历史悠久,源远流长,从可考算起,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。以面条为例,东汉称之为“煮饼”;魏晋则名为“汤饼”;南北朝谓“水引”;而唐朝叫“冷淘”。面食名称推陈出新,因时因地而异,俗话说娇儿宠称多,面食众多的称谓与名堂,正说明山西人对它的重视和喜爱。

   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,一般家庭主妇能用小麦粉、高粱面、豆面、荞面、莜面做几十种,如刀削面、拉面、圪培面、推窝窝、灌肠等。到了厨师手里,更被做的花样翻新,目不暇接,达到了一面百样,一面百味的境界。下面中国吃网为您介绍常见的山西面食的'做法。

    手擀面

    原料:

    面粉、水。(面水比例约:10:4.5)

    制作方法:

    1.将面粉、水调制成水调面团,饧30分钟左右备用。

    2.取一块面团,用手揉均匀,然后平放于案板上,光面向下,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开成片状。

    3.待面块擀制到一定的程度时,将擀杖卷入其中,用面紧紧包裹在内,并用手反复向外推卷。如此几次后,将其展开,撒上适量的扑面,从另一个方向把擀杖卷入其中,进行推卷操作,然后在展开,撒扑面。以此类推,直至将面团擀成薄片为止。

    4.将擀好的面片用刀切成细条状的面条,下入沸水锅中煮3分钟左右即好。

    特点:

    粗细均匀,长短一致,口感筋韧。

    刀削面

    原料:

    面粉、水。(面水比例约:10:4.5)

    制作方法:

    1.将面粉、水调制成水调面团,饧30分钟左右备用。

    2.取适量的面团,用手揉成长约8-9寸的圆柱形面团。

    3、一手持当削面刀,一手托面团,用刀沿面团的外侧向里一刀挨一刀将其削入沸水锅中,煮3分钟左右即可出锅食用。

    特点:

    柳叶形,三棱状,七寸长,无毛边,口感筋韧利口。

    猫耳朵

    原料:

    面粉、水。(面水比例约:2:1)

    制作方法:

    1.将面粉、水调制成水调面团,饧30分钟左右备用。

    2.将和好的面团搓成长条状,用刀切成小丁。

    3.将切好的小丁用大拇指搓成具有小窝状的面圪塔。

    4.入沸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。

    成品要求:大小均匀,厚薄一致,口感筋、韧、滑。

    小揪片

    原料:

    面粉、水。(面水比例约:10:4.5)

    制作方法:

    1.将面粉、水调制成水调面团,饧30分钟左右备用。

    2.取一块面团,用手揉均匀,然后平放于案板上,光面向下,用擀杖向四周用力擀开(擀制方法同手擀团的操作)成3-4毫米左右的片状。

    3.将面片分割成宽约5厘米的长条形片状,然后一手托面片,另一手用食指与拇指相配合,从下住上将其揪成拇指大水的片状面。

    4.揪好后下入沸水锅中煮3分钟左右即熟。

    成品要求:大小均匀,厚薄一致,口感筋韧。

    一根面

    原料:

    面粉、水、蛋清适量、盐。(面水比例约:10:4.5)

    制作方法:

    1.把上诉原料中所有的材料加工成面团,饧30分钟左右备用。

    2.采用抻面技法将面团加工成具有一定延伸性的面团,然后用手搓成直径约8毫米的长条。搓好后,码摆在盘中,涮上适量的油饧1-2小时即可进行加工。

    3.一手抓面条,一手轻轻将其拉长,并用手来回滚动面条,使其更圆润,光滑。

    4.将拉好的面条直接下入沸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。

    特点:色泽洁白,口感筋斗,因面条的数量仅为一根,故叫做一根面。

    拉面

    原料:

    面粉、水、碱面、盐。(面水比例约:10:5.5)

    制作方法:

    1.将面粉、水、碱面、盐调制成水调面团,饧30分钟左右备用。

    2.将饧好的面团分别用两只手抓住两端,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晃动动作,操作至其具有一定的延伸性时,放在撒有扑面的案板上进行下一步的操作。

    3.将晃好的面团表面均匀地裹上一层扑面,用两手分别抓住面团的两端,然后均匀地向,两边抻拉,如此锤崔永?-8扣左右即完成拉面操作。

    4.将加工好的面条迅速放入沸水锅中煮熟即可食用。(在煮制时,待面条浮上水面7-8

    秒左右时要用筷子撑散,以防面条互相粘连) 特点:

    香柱条形,粗细均匀,口感筋滑利口。

    山西的面有多少种做法?

    俗话说,“世界面食在中国,中国面食在山西。” 山西面食种类繁多,按照制作工艺可分为蒸制面食、煮制面食、烹制面食三大类,具体有蒸、煎、烤、炒、烩、炸、摊、拌、蘸、烧等多种手法。有据可查的面食在山西就有280种之多。下面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面食种类。

    1. 莜面栲栳栳(kàolaolao),用滚沸的开水和好莜面团,用湿布盖住稍许时间,揪成小块再放入蒸笼里蒸熟取下,趁热搓条,揪成又薄又匀的片儿,然后用指头卷成筒形,一个挨一个整齐地排立在蒸笼上,像蜂巢一样,放在沸水锅上蒸10分钟即熟。蒸时要注意火候,火候不到“栲栳栳”不熟,吃着带沙感,蒸得过火了“栲栳栳”则软瘫立不起来,吃时则无筋,味欠色减。

    2. 拉面,又叫抻面,是山西城乡独具地方风味的面食名吃,其薄如韭菜,细似挂面,耐煮不断,柔而能韧。拉面可以蒸、煮、烙、炸、炒,各有一番风味。

    3. 龙须面原是宫廷食品,后来流传到民间。传说“龙须”是古代皇帝的赐名,可能因为这种拉面细如须发,不绝如缕的原因。在山西,人们寿诞生辰、聚友团圆时,常常要吃这种面,以示长寿和喜庆。

    4. 揪片是山西运城、晋中等地的一种家常便饭,具体做法是将面粉用水和好、揉好,放置一会儿。然后,用擀面杖将面擀开,再用刀将面切成五六寸宽的几块,拿一块在锅边往锅里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,这样边揪边煮,一会儿后,锅里的面就熟了。揪片操作简单,面片很容易入味,食之舒畅,容易消化,尤其适合于幼儿和老人。

    5. 猫耳朵。介休人订婚时,丈母娘一般以猫耳朵招待女婿,其意是让姑爷听话。做猫耳朵前,先用面、水2∶1的比例和好面(冬温、夏凉), 揉匀后盖湿布稍醒。将和好的面团擀成约半厘米厚的面片,撒上面扑后,切成1厘米大小的面丁。然后双手拇指压住小面丁向前推成为猫耳朵形。下锅煮熟浇上卤即可食用。

    6. 饸饹是山西民间常做的一种家常美食。做法简单,先把和好的面放入特制的饸饹床内,反复压手柄,使面条从饸饹床下方的许多小孔漏出,到一定长度后用刀或薄铁片把面条截断,下进锅里煮熟后配上各种浇头或打卤食用。起面速度快,味道可口,而且颇具观赏性。

    盘点国际动态变化,纵观国内时事热点,引领体坛最新赛况;

    发表评论